據外媒報導,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格芯(GlobalFoundries)日前指出,計劃在今年投資14億美元擴產,而明年投資可能會再翻倍;同時,格芯CEO Thomas Caulfield也表示,半導體短缺的情況將持續(xù)至2022年甚至更晚才會趨緩。
Caulfield在接受CNBC專訪時透露,格芯目前的產能利用率超過100%,整體產能滿載,而格芯正在用最快的速度增加產能。 然而,目前半導體產業(yè)供應不應求的情況仍未趨緩,可能將持續(xù)到2022年或是更晚;而為了因應此一情況,格芯今年將投資14億美元擴產,明年的投資金額將會再翻一倍。
Caulfield 進一步說明,芯片的短缺正對全球產業(yè)造成嚴重的影響,像是延誤了汽車生產,或是消費電子制造商的運營等;而芯片的短缺也凸顯了晶圓代工廠的重要性。 因此,像格芯這樣的晶圓代工廠也加緊腳步,投資數十億美元以建造新的產線和購買新設備,以解決需求激增和供應短缺的困境。
Caulfield 說明,過往晶圓代工廠的投資,都是著重在先進制程,以打造最尖端、高效能的芯片。 然而,疫情加速了遠距工作的需求,筆記本電腦、顯示器等產品需求激增,這些消費性電子產品中除了CPU之外,還需要其他的芯片(例如電源管理IC),這成為芯片短缺的開始;同時也凸顯出Caulfield所說的,“晶圓代工廠需要更多的產能,生產功能豐富的芯片。 ”
Caulfield 舉例,像是汽車芯片現在十分短缺,但缺少的并非是使用“先進制程”的芯片,而是其他芯片,像是車用雷達,這些產品目前并不需要最先進的制程技術。
Caulfield 認為,要增加芯片供應數量還得花上數個月的時間,但產能提高對長期投資是有意義的。 疫情前的半導體業(yè),原先預計未來五年的年成長率是5%,但現在成長率變成了兩倍,這是結構上的轉變,市場對半導體的需求正加快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