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時間2021年11月19日凌晨,2021年度ACM“戈登·貝爾獎”正式揭曉。之江實驗室聯(lián)合清華大學、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、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等單位研發(fā)的神威量子模擬器獲此獎項。
隨著谷歌“懸鈴木”、中科大“九章”等一系列集成50~70余量子比特計算系統(tǒng)的成功研發(fā),量子計算機在隨機電路采樣、玻色采樣等特定問題上,相對日本“富岳”、美國“頂點”等排名世界前列的超級計算機呈現出上百萬倍的性能優(yōu)勢。量子計算,既對傳統(tǒng)超算提出了性能上的新挑戰(zhàn),也提供了算法和思想上的新借鑒;而傳統(tǒng)超算的模擬能力,也為目前高噪聲量子芯片的研發(fā)提供了可靠的驗證,呈現出兩者相輔相成、共同發(fā)展的良好態(tài)勢。
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劉鑫研究員團隊,聯(lián)合清華大學、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、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等單位,基于新一代神威超級計算機,研發(fā)量子計算模擬器SWQSIM,提出近似最優(yōu)的張量網絡并行切分和收縮方法及混合精度算法,可高效擴展至數千萬核并行規(guī)模,并提供每秒4.4百億億次的持續(xù)計算性能,是超算領域全世界目前已知的最高混合精度浮點計算性能。與“懸鈴木”200秒完成百萬0.2%保真度采樣任務相比較,“頂點”需要一萬年完成同等復雜度的模擬,SWQSIM則可在304秒以內得到百萬更高保真度的關聯(lián)樣本,在一星期內得到同樣數量的無關聯(lián)樣本,打破其所宣稱的量子霸權;該軟件還可在60小時內完成比“懸鈴木”更加復雜的1000多倍的量子電路模擬,實現100~400比特量子電路算法的單振幅和多振幅模擬,為未來量子計算的發(fā)展提供了堅實的模擬支撐。該項目成果(Closing the Quantum Supremacy Gap:Achieving Read-Time Simulation of a Random Quantum Circuit Using a New Sunway Supercomputer)獲得2021年度ACM“戈登·貝爾獎”。